一个好的家风
是一个家庭内在的精神动力
更是每个家庭成员
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
武钢集团老干退管中心纪委副书记、纪检监督室主任刘佳,20多年如一日,坚持宣传“孝老爱亲”典型并践行好家风,不仅使自己的家庭和谐美满,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孝老爱亲”的重要性,自觉加入“孝老爱亲”行动,为“和谐青山”建设添砖加瓦,作出贡献。
刘佳的“孝老爱亲”之举源于他家的良好家风。他父亲在《家史之记》一书中这样记述了刘家的家风:“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勤俭治家,立业有志。孝敬父母,爱心育子。家庭和睦,亲善心慈。奉献社会,懿德传世”。
刘佳一家就是在这样良好家风的熏陶下,一步步获得了众多荣誉:2007年被评为“武汉市文明家庭标兵”;2008年被评为“武钢集团公司五好家庭”;2009年被评为“中华幸福家庭”;2012年被评为“武汉市孝亲敬老文明家庭”;2022年获得武汉市青山区“最美家庭”称号。刘佳家庭事迹还被收入了《武钢年鉴》和《青山文史》,先后十多次被报道。
用行动践行好家风
“孝老爱亲”树榜样
刘佳一家共有6口人,三代和睦,其乐融融,24年来三代人一直和睦地居住在一起。刘佳和爱人吴睿是武钢机关职工,他们爱岗敬业,都是公司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业务骨干。刘佳还是武钢科技“三种人”、武钢标兵、武汉市新长征突击手。老人为了让子女安心工作,帮忙协助做些家务并照看两个小孩。刘佳夫妇孝敬老人,一家人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鼓励、相互扶持,是一个和睦、温馨、快乐的家庭。
这个家庭始终在一起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刘佳的父亲从2006年就患了癌症,在18年的抗癌生涯中,经历过两次大手术、14次化疗、多次住院,是家人的鼓励和关爱让83岁的他面色红润、精神矍铄。看病时儿子儿媳车接车送,送饭送菜;儿媳多方打听医院,上网了解病情的相关资料,为找到名医攻克癌魔不懈努力;老伴陪伴床前,关照无微不至;孙子学习之余专门赶到病房表演节目,使病房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最困难的是2006年10月,老人还没出院,刘佳一家遭遇车祸,当时刘佳、爱人吴睿和大儿子均受伤。那段时间,刘佳既要照顾老人又要照顾爱人和孩子,一个星期就瘦了两圈。
爱心接力,传承家风。一个好的家风必须要传承,才能持续保持家庭的和谐。刘佳的父亲默默践行家风,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和教育战线的湖北省劳模。他在80大寿时,没有大摆酒席,而是移风易俗,改变祝寿方式,用一个“家风座谈会”的简朴形式庆祝生日,并在喜马拉雅平台直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受此影响,刘佳一家都重视孝老爱亲优良家风,代代传承接力着。
坚持21年宣传典型
营造“孝老爱亲”好氛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作为一名退管干部,刘佳把这种对家人的爱播洒给所服务的每一名老人,并把对老人的爱倾注在了他主编的书、刊物和编导的电视栏目中,因此获得武钢思想政治工作一等奖和“武钢优秀退管干部”等荣誉称号。
自2003年6月以来,刘佳一直从事老年宣传工作。他是《老年文汇报》社外编委,曾是《武钢工人报》特约记者,在全国、省市各类报刊上发表文章1万多篇,一直担任《老年天地》刊物主编,并通过撰写书籍,拍摄专题片等形式,宣传了大量钢城“孝老爱亲”典型。
如:钢花119社区敬老爱老的“钢城吴天祥”董淑华,《我编家书传家风》的叶少雄,孝敬90多岁老母亲、退休后奉献社区的陈春喜等。刘佳一直用切身行动,为宣传钢城“孝老爱亲”作出贡献。
交流“孝老爱亲”经验
推广孝文化传播
刘佳不仅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孝老爱亲”典型,还潜心研究“孝老爱亲”课题,现为湖北省老年心理学会常委。在全国各类刊物上发表包括“孝老爱亲”在内的老年研究论文40多篇,多次参加全国老年论坛交流并获奖。因为成绩突出,刘佳荣获“全国老年学会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百善孝为先,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感受到家庭温暖和关照的人,往往也更愿意把这样的善意传递给别人。刘佳一家正是如此,不断践行传承着“孝老爱亲”的优良家风,并影响着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