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例!未经同意被查征信?投诉无果的消费者把人民银行告了!法院这样判
所属分类:征信维权 阅读次数:1223 发布时间:2024-05-23

认为某银行未经自己允许查询其征信报告,一名金融消费者向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投诉未获支持后,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日前,上海金融法院审理了这起上诉行政案。据悉,该案是全市首例涉及要求金融监管机关对金融机构未经许可查询金融消费者征信行为进行查处的行政案件。
认为未经同意被查征信
消费者诉至法院
2017年1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受理刘某的征信投诉,刘某认为某银行于2017年7月15日未经本人允许查询其征信报告,要求按照《征信业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对某银行进行行政处罚。
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经调查发现,刘某于2017年7月13日至7月15日通过与某银行合作的线上平台渠道申请某银行信用贷产品,在此操作过程中,某银行核验了刘某的人脸识别照片、身份证原件、银行卡等材料,确认为刘某本人所操作。在“手机号认证”阶段,需产品申请人手动勾选“同意并签署《征信及综合授权书》,授权查询、报送相关信息至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点击《征信及综合授权书》可浏览《综合授权书》《某银行个人征信查询授权书》《某银行个人信息查询使用授权书》和《个人信息采集及使用通用授权书》等文本。刘某在上述手机号认证阶段手动勾选“同意并签署《征信及综合授权书》”并点击“提交”后完成了申请贷款的全部流程,后某银行于2017年7月15日查询了刘某的个人信用报告。
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受理刘某提出的投诉后,作出《答复意见书》认定,刘某在申请过程中的操作应视为其同意并签署了相关电子合同,某银行已取得刘某的征信查询书面授权,据此查询刘某的个人信用报告并未违反《征信业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
刘某不服,向人民银行申请行政复议,经复议维持后仍不服,于是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法院:已获得其征信授权
驳回上诉
一审法院认为,被诉答复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判决驳回刘某诉讼请求。
宣判后,刘某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认为其通过某APP申请贷款过程中,从未见到“某银行”字样和标示,也没有页面提示该产品由某银行与网络平台合作放款,本案中有关电子证据效力依据不足。
上海金融法院审理后认为,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在法定举证期限内向原审法院提交了刘某申请信用贷产品流程中各环节、步骤的网络截图,并由某银行在相应截图上加盖公章予以确认。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在原审中提供了有关申请信用贷的网页截屏,可以作为本案定案证据。
上诉人以涉案电子证据未经公证为由,称该证据不能作为定案证据使用,该观点并无相应法律依据,难以成立。根据现有证据显示,上诉人申请信用贷借款产品,需经过人脸识别、身份证验证、银行卡四要素鉴权以及手机号验证等多重网上申请步骤。根据被上诉人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举证证明,点击《征信及综合授权书》即可浏览《综合授权书》《某银行个人征信查询授权书》《某银行个人信息查询使用授权书》和《个人信息采集及使用通用授权书》等文本,其中《某银行个人征信查询授权书》中载明了贷款申请人授权对借款银行的征信查询授权事项的具体项目。据此,借款人申请信用贷有关流程中,已经充分提示了需确认的征信事项,以及查询征信事项的被授权主体,该主张具有事实依据。
二审庭审中,上诉人也表示已经阅读过勾选项所附的内容,可认定上诉人已经按照信用贷产品申请页面提示的步骤和程序完成了其征信信息的授权。
据此,上海金融法院二审维持原判,驳回上诉。
法官说法
在通过手机APP等方式申请信贷或投资理财产品时,因通过电文数据交互进行,金融机构是否完成投资者征信数据的查询授权,是金融消费者和金融机构之间易产生争议的问题。本案是全市首例涉及要求金融监管机关对金融机构未经许可查询金融消费者征信行为进行查处的行政案件。
近年来,个人数据和信息的保护问题逐渐受到重视,而网络交易中由于信息交互的特性,确实存在个人信息不当获取或者泄露的情形。因此,在金融交易中,金融机构在获取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必要性原则,同时需根据相关规定要求获得当事人的授权。而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消费中个人信息权益负有保护并落实监管措施的行政职责。
本案中,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通过相关证据,充分说明了对涉案信贷产品销售过程中征信查询授权问题进行行政调查的具体过程,也证明了涉案信贷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已经充分提示了征信事项、上诉人已按照涉案信贷产品所设定的申请步骤完成了其征信信息的授权确认等事实,从相关程序的设定和后台记录可以确认上诉人已经完成了对其个人征信数据的查询授权。
本案对规范金融机构征信活动,支持金融监管机构依法履职,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具有积极意义。
延伸阅读
依法行政强监督 开门纳谏听意见
上海金融法院通报
金融行政案件审判情况及典型案例
在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之际,9月26日下午,上海金融法院召开金融行政案件审判情况通报暨交流座谈会。上海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斌出席会议。上海金融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林晓镍通报了该院自2018年8月20日成立以来金融行政案件审判情况及典型案例,与参会的金融监管机构、基础设施、本市法院系统行政审判庭等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听取意见建议。
据介绍,三年多来,上海金融法院积极履行审判职责,依法监督金融监管行为,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维护金融市场有序运行,促进司法裁判与监管目标的有机衔接,努力营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良好法治环境。截至2021年8月,共受理金融行政案件66件,审结66件。其中一审案件2件,二审案件64件。从案件类型来看,主要涉及履行法定职责和政府信息公开两大类,另有部分案件涉及行政处罚、其他金融监管措施、权利质权登记等。从涉诉行政机关分布来看,上海证监局、上海银保监局、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较为集中,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浦东新区金融工作局等监管机构在个别案件中涉诉。64件二审金融行政案件中,复议机关作共同被告的案件有20件,占比31.25%。复议机关主要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等。从诉讼形成的原因来看,主要涉及不服金融行政处罚行为、投诉金融机构不当催收、要求保护个人信息等方面,诉讼形态以要求行政机关履行监管职责为主要表现形式。
本次发布的6起典型案例分别涉及金融从业人员违法行为监管处罚、金融消费中个人信息行政保护、上市公司虚假陈述监管处罚、互联网金融消费投诉、应收账款质权登记和金融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等,覆盖了上海金融法院行政案件主要类型。其中部分案件分别入选全国法院十大行政案件和上海法院参考性案例、上海法院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案例等,有效发挥了典型案例的规则引领作用。
点赞
收藏关注
征信维权推荐
-
江苏银行:联合各地警方重拳打击非法代理维权,协助查处多起案件
近期,江苏银行工作人员在处理一例客户投诉的过程中,发现客户提...
2024-05-31 -
什么是“百万保障”诈骗?“代理退保”“代理维权”“修复征信”等事情靠谱吗?快进来一探究竟
Part1:“百万保障”骗局你听说过“百万保障”吗?“您好,...
2024-05-31 -
知晓征信权益,依法理性维权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永顺县支行开展征信宣传志愿服务为引导社会...
2024-05-17 -
三类养老诈骗陷阱要当心!银保监会最新风险提示→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代理退保”“以房养老”“投资理财”等...
2024-05-27 -
收取高额“征信修复”费后就“失联”!“征信修复”可信吗?
征信出现不良记录,可能会影响到贷款、信用卡等银行业务审批,这...
2024-05-23 -
花钱找代理让债务“上岸”、征信“洗白”?监管发布风险提示
你是否刷到过“征信修复、洗白”“处置信用卡债务”“逾期负债不...
2024-05-23
相关推荐
-
重阳特辑|以案说法,聊聊老年人权益保护那些事儿……
2024-10-11 19:18·南京V法院法护桑榆情暖重阳...
2024-12-05 -
桑榆非晚 法护夕阳
一、基本案情常熟市某保洁服务部常年承包各乡镇户外路面的绿化项...
2024-12-05 -
事发襄阳!一老人被骗50万!
2024-08-15 14:11·湖北网警“省吃俭用一辈子攒...
2024-12-05 -
三人贩卖假纪念钞专门找老年人下手,近百名老人被骗70万元
2024-06-12 17:51·环球网来源:澎湃新闻冬奥会...
2024-12-05 -
九旬老人差点被骗全部积蓄,警惕冒充熟人诈骗!
2024-12-03 09:43·黄石网警来源:武汉市反电信...
2024-12-05 -
【#挖掘机司机冒充医生诱骗老人买神药##多名八旬老人被神药诈骗几千到上万#】
2024-10-28 15:56·六安检察#老人领免费礼品后...
2024-12-05
热门推荐
-
湖北29名建筑工赴港月薪3万!亲历者:电话被“打爆”,同事素质高、专业性强
2024-12-02 17:18·海峡网“拿到工资就放下了担
2024-12-03 -
全面提速!西咸一体化又有新进展
2024-11-27 11:03·中国网近年来,聚焦西安-咸
2024-12-03 -
冬季养生就是要多睡觉
2024-12-03 17:44·光明网冬季是养生进补的好时
2024-12-03 -
娱乐场所开放 公共文化重启 熟悉的文艺生活又回来了
2022-12-11 07:23·舜网发布12月10日,市民
2024-12-09 -
世界艾滋病日 | 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
世界艾滋病日 | 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2024-1
2024-12-07 -
最新消息:事发于11月8日21点前,九条社会重要新闻
最新消息:事发于11月8日21点前,九条社会重要新闻2024
2024-12-07